一、MRI行业概况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l)是一种非侵入、无创伤、无电离辐射的影像检査技术,能用于人体多处部位的疾病诊断。MRI在X射线及CT的临床应用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既能显示形态学结构,又能显示原子核水平的生化信息,还能显示器官的功能状况。随着MRI技术的不断改进,功能日趋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磁共振已成为当今医学影像学领域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一种成像技术。MRI设备多以磁体类型分类,不同磁体的设备在磁场均匀性、整机功率与生产造价等方面差异显著。
二、MRI行业政策
MRI行业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物医药领域之高端医疗装备产业。近年来国家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不断深化,高端医疗装备产业的重要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极大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长足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对高端医疗装备产业予以全产业链、全方位的指导,多项支持我国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为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三、MRI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MRI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提供核磁共振设备基础的技术与材料,上游行业的进步对核磁共振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行业中游为核磁共振设备的生产与销售,以GE、飞利浦、西门子为首的外商品牌占据高场强的超导产品市场,而国产品牌则以低场强的永磁系列产品的市场为主。行业下游则由需求方构成,包括医疗机构、体检中心及独立影像中心。
2、中国医院数量
目前,1.5T及3.0T超导MRI为临床应用的主流机型。国产MRI行业发展推动了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及产品价格下降,2023年起,国家卫健委取消对1.5T及以上MRI的配置管理,1.5T及3.0T超导MRI均出现下沉普及的发展趋势。其中,3.0TMRI原主要由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与科研机构采购,近几年已开始下沉到其他三级医院;1.5TMRI成本较低,在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使用较为广泛,并逐渐向基层医疗机构普及。近年来我国医院数量呈增长态势,2024年公立医院数量为1.2万家,私立医院数量为2.7万家。
相关报告:星空体育娱乐app下载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6-2032年中国MRI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四、MRI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MRI行业市场规模
全球MRI行业市场近年来持续增长,市场规模已由2018年的85.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1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45%。
2、中国MRI行业供需现状
在MRI行业发展初期,MRI主要使用常导磁体和永磁体技术。20世纪90年代后期,常导磁体逐渐退出市场,永磁型MRI因场强偏低,临床应用受一定限制。随着超导技术日益成熟,其逐渐成为MRI行业的主流技术路径。从我国MRI行业供需来看,2024年我国MRI行业产量为3279台,需求量为2656台。
3、中国MRI行业进出口现状
中国市场的MRI产业起步较晚,前期一直被进口产品垄断。在国家鼓励减少高端医疗设备进口依赖的大背景下,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医疗器械国产化发展,近年来我国MRI进口量整体呈下降态势,2024年我国MRI进口量为159台,进口均价为1177.9万元/台,出口量为782台,出口均价为281.3万元/台。
我国主要从德国、美国、荷兰与日本四个国家进口MRI,2024年进口量分别为66台、44台、43台与6台,分别占比41.51%、27.67%、27.04%与3.77%。
4、中国MRI行业市场规模
虽然我国MRI产业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发展,国产MRI设备厂商不断加快市场布局和核心技术突破,逐渐打破西门子医疗、GE医疗与飞利浦医疗的垄断局面,特别是中低端的MRI设备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因此目前本土品牌逐渐主导了低端MRI市场。我国MRI行业市场规模已由2018年的97.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09%。
5、中国MRI装机量分布
从设备主磁体类型来看,超导MRI是国内市场的主流机型,2024年全年装机总量占比超过90%。从场强分布来看,以新装机量计,1.5T和3.0T的MRI设备是最主要的机型,分别占2024年国内市场全年装机总量的53.9%和38.3%。
五、MRI行业竞争格局
1、中国MRI行业装机量格局
从国内终端市场来看,MRI还是把持在西门子医疗、GE医疗与飞利浦医疗三大跨国企业的手上,再加上飞利浦,可以说是几乎掌握国内市场的9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产品牌虽已完成永磁型MRI设备的国产化替代,但永磁型MRI设备成像质量不高,市场成长性较低。1.5T设备目前是市场主流产品,其性能基本满足医院临床需求,国产替代空间大,是国产品牌与国际巨头竞争的主要领域。
2、中国MRI行业主要企业
当前中国MRI市场各梯队之间的竞争态势各异。第一梯队企业以国际MRI巨头通用电气(GE)和国产龙头联影医疗为代表。进口品牌凭借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积累主导高端市场,国产品牌则通过技术进步和本土化优势,逐渐缩小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第二梯队包括飞利浦与万东医疗,整体规模与技术不及第一梯队。该类国产企业聚焦性价比突出的基础型MRI,专注于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第三梯队企业仅占据较少的市场份额,通常采用更为灵活的市场策略来吸引客户。
六、MRI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MRI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对MRI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放射科之外的很多临床科室对MRI的需求日益强烈。然而,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对MRI的功能需求及负担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同时随着个体化医疗的发展,MRI的发展趋势也与整个医学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结合专科专病的特点进行量身定制的小型固定式或者可移动MRI设备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星空体育娱乐app下载产业研究院对中国MRI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星空体育娱乐app下载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6-2032年中国MRI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